淮南小山中国古典(传统)诗词研究工作室/淮南书局

已通读史10汉12后汉12三国5晋10宋8南齐3梁3陈2魏8北齐2周3隋6南史6北史10旧唐16新唐20旧五代6新五代3宋6/40

新年第一书

 孔网新年第一书

     在孔网上看书友晒封面,见过杨绛先生的《干校六记》(三联出版社1981年一版一印)清新素雅的封面,十分可人,印象深刻。新年期间,以此为意境,作了一首小诗: 

     依杨绛先生《干校六记》封面意境作《冬夜读书图》咏(2014、1、27)

 雪压乔木四野静,三道平房灯正红。

 饭饱酒酣炉火暖,有书一屋足猫冬。

     新年之后下了一单。 
     今天小书来了,登书账时,才猛然醒悟,这是新年第一书。 
     说它小,首先是开本小,放在绿皮本《梁书》上,小一大圈,是小32开本。其次是篇幅小,只有67面,3.2万字。 
     我买的是三联出版社1981年7月一版一印,印数20000本。当初定价只有0.24元。现在是25元(含5元邮费)。原来封面是著名画家丁聪先生设计的。这也是吸引我买它的一个重要因素。 
     之所以要买这本书,还与我近三四年开始有计划地通读二十四史有关。属于补课性质。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,社会风气浮躁,精神压力很大。就想,如果当时有现在的学力,以那时的闲暇来读二十四史正史。那该多好!因此,对那些经历过“旧社会”的知识分子特别羡慕,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在当时都已完成。在这种心态下,就想找来久仰大名的杨绛先生的《干校六记》一读。 
     这书网上到处都是,篇幅不长,不到半天就看完了。看过之后,却也有点想法。 
     杨绛先生和钱先生下放干校,是因文革清查“5·16分子”。下放到河南的罗山、息县东岳、信阳明港,都是沿淮的小县城。无独有偶,我当时生活的也是一个沿淮的城市。对杨先生书中描写的气候、风土也是有切身感受的。我想说的是,杨先生和钱先生,作为旧社会过来的大知识分子,下放干校两年,的确是吃了些苦。但对照当时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境况,其实还是有天壤之分的。如果以当年生活在学校边的农村中、尚为儿童的我的视角,来看杨先生的干校生活,说不定又是一番样子: 
   1969年11月,从北京来了一批大知识分子,他们起先是住在罗山劳改营。因为无地可耕,一个月后又搬来息县东岳农村,在一块空地建土坯房,安营扎寨,除了开会学习,也开荒种菜,挖井种树。老老少少,男男女女,穿得五花八门,虽然有点破,但吃得很好,敞开肚皮管够。每人都戴着一块大手表。休息时到集市上买烧鸡、烤乌龟。他们收菜只挑菜心,老菜叶丢得满地都是,菜疙瘩、罗卜也只拣大的留,小的都不要。被村里的农民拣回家跟秫秫(高粱)面一起熬菜糊糊吃,不能吃的留喂猪。他们种的菜呀、树苗什么的,看得并不紧,胆大的农民、调皮的小孩时常去偷。他们也自己挖井,建厕所,积肥。由于他们吃得好,肥效特别高,常有农民去偷。他们生活得比较讲究,厕所还专门编了漂亮的门帘,附近的农民看到,觉得用在厕所太可惜了,就顺手借回家当门帘去了。冬天,他们自己不会在水塘里投洗衣服,就雇农民来洗,有的老大娘头一回见过这么白的白衬衫,就把它拿给自家儿子穿了。反正他们工资高,又是犯错误来改造思想的。借一件衬衫穿穿也不为过。他们刚来时没房子住,由上面安排在老百姓家。也帮老百姓做些事。比如有个戴眼镜的先生识字很多,邮电所的有些字写得谁也不认识的“死信”被这位先生认出不少。还有一位女先生,帮村里的姑娘往部队给对象写信,成就了一桩婚事。那位女先生有次夜里下雨迷了路,差点没走回来。那位女先生收留了一只小狗,看过她用馒头、山芋喂它,而在我们这里,狗也就偶尔吃吃剩骨头、鱼刺什么的,要么就吃小孩子的便便,谁还专门去喂它?他们在的时候,看过部队的人开车来拉过一个穿蓝色衣服的死人埋在这儿,不知是什么人,听说是自杀的。 
     只是后来他们搬走了,搬到明港师部的营房里去了。临走把一切平得干干净净,好像他们没来过。听说在明港师部,他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。平时学习就是看电影,闲下来也可以看看书。两年后的“九·一三”事件之后,他们又回北京去了。他们是吃商品粮的,听说在北京学部工作,工资都很高。 
     如果以当年儿童的眼光来看,就是如此了。 
     书中有一个情节,令人很感动:临回北京前,杨先生指着窝棚问钱先生:“给咱这样一个棚,咱们就住下,行吗?”钱先生认真想了下说:“没有书。” 
     想来各位老先生的知识根基在旧社会就打好了,如果钱先生的书都带来了。又如果师部图书室有一部二十四史、清史稿,也够啃个十年二十年的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谁说没书可读呢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014、2、20凌晨) 

 
 

评论

© 淮南小山中国古典(传统)诗词研究工作室/淮南书局 | Powered by LOFTER